当我思考时,我在思考什么?

大多数人的大部分思维都是处在潜意识水平的,没有将思考的细节提升到词语水平。[1]

前几个月我在知乎上开了一个专栏叫「ADoyle 的深度思考」,我常常在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,因而开专栏以专门输出我的思考。有一天某人问我“你都在思考些什么呢?”突然我意识到自己的思考其实很模糊,不精确,并且是碎片化的。我真的懂什么是深度思考吗?不,我无法对思考行为给出一个合理解释,甚至都不能回答为什么我要思考。
虽然不能清晰认知自身的行为,事实上这并不妨碍我进行思考这个行为,并总结出一些结论和经验。这样的现象让我觉得很神奇。
我想通过写下文字试图理清思路,以便回答以下几个问题:

  1. 我在思考什么内容?
  2. 为什么我会思考?
  3. 我思考的目的是什么?
  4. 我思考的产出是什么?

本文是我对思考这件事入门阶段的输出。它阐述了我的思考过程和思维模式,不一定适合你,但是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。

当我思考时,我在思考什么

研究问题的第一步是从事实入手。所以先看看我在思考什么,内容大致分以下几类:

  1. 对领域知识的思考:如何解决 bug;如何总结出一套规则或框架去达成业务需求;
  2. 他人向我提问:职场以及职业相关问题;其他非职业相关的问题;
  3. 思考生活现象的一般规律:人与物为什么存在;事件发生的原因;个体与群体的关系;
  4. 对自身的认知:我追求什么;我的优点是什么;我的缺点什么;

总的来说是涉及互联网、编程、生活、心理领域的思考。很多都是具体的问题,具体到随便一个问题都可以写一篇文章,但这不是要研究的主题,所以略过不提。
思考生活现象的一般规律看起来很抽象,其实做法很简单。对于任何一个现象,加上一个「为什么」就能把它变成一个问题,然后求解。比如:

  • 我吃饭 → 为什么我要吃饭?
  • 燃烧会发光 → 为什么燃烧会发光?
  • 我闲着没事的时候就会思考各种问题 → 为什么我闲着没事的时候就会思考各种问题?
  • 我在写一篇名叫「当我思考时,我在思考什么?」的文章 → 为什么我在写一篇名叫「当我思考时,我在思考什么?」的文章?

why 函数

我给这个问为什么的过程取了一个名字,叫「why 函数映射」。

why 函数的定义是这样的:存在一个万能函数 why(x),它能把任意事物 x 映射到一个逻辑空间(也可称为问题空间)。x 是任何事物,可以是集合、范畴,也可以是逻辑空间本身。why 函数可以嵌套,例如 why(why(x)) 是一个高阶问题,但 why(why(x))why(x) 都是在同一个逻辑空间的元素。

事实 → why(事实) → 问题,通过问为什么,把事实现象转换成问题。对于问题可以用很多推理技巧和逻辑工具去分析原因,具体工具可以看下文「思考的产出」章节的推理技巧和思考模型两段。

定义了 why 函数,那么可以继续扩展。进行思考是为了求得 why 的反函数 why^-1(y),它的作用是把逻辑空间里的元素(问题)反推到事物本身,我称之为「解释函数」。why^-1(y) 没有固定形式,它是由多个函数组成的。而且存在多组这样的反函数,比如 why^-1(y) = g(f(y))why^-1(y) = b(n(k(y))),因为对于同一事物存在很多合理的解释。

why 函数与反函数

如果你不明白这种理科生式的解释,可以跳过,不影响下文的阅读。这段只是分享我脑洞大开想出的一个思维工具而已。

思考的过程

我的思考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成:输入 → 分析 → 输出。
问题是思考的输入。事实现象不是思考的输入,它是分析过程中所需的观察资料和验证材料。比如「地球是圆的」是事实现象,「为什么地球是圆的?」是问题。

接着是分析,因为这并不是一个逻辑问题,而是一个物理问题。要分析这个问题就必须具备物理学知识,如果不具备相关知识就无法提出有用的观点,瞎掰是没有说服力的。所以就需要查询大量资料,学习知识直到我能够给出一个看似充分的理由,声明一个结论。例如,因为存在万有引力,物质会被吸引到一个中心点。且地球体积很大,引力足够强,引力作用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圆。且地球在自转,离心力的作用,使地球渐渐成为非完整的圆形,实际上是椭圆。有条件的话可以做一系列空间实验,比如到外太空模拟星球形成过程,通过观察和事实验证说明结论的充分性。这里只是举例,分析并不完整,意会即可。

思考的过程还会产生其他问题,比如为什么存在万有引力,为什么地球会自转。通常来说一个问题是复杂的,如果解释或论证它,就需要解释或论证它的很多前提,以及相关命题。幸好有前人们的智慧成果,我们能从知识宝库中提取已证明为真的命题,无须自己再论证一遍。

思考过程中有很多技巧和工具可以用来开拓思路,比如用辩证法。如果问题是「为什么地球是圆的?」,那么我会思考与它对立的问题「为什么地球不是非圆的,比如方的?」。

最后输出问题的解答结果,以及解答方案。我致力于寻找通用的方案,或者说是具体方案的构建框架。我不想把解决方案的制订跟一个人绑定在一起,因为事实细节会变,方案就会有万千变化,不应以一人之力去穷尽细节的变化。很多问题的本质是同类的,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,而我说的通用框架是针对这一类问题的通用。它能在任何人手里发挥作用,只因具体问题的细节不同,而产生对应的具体方案。
至于如何提取一般规律和通用方案,其过程本质是溯因推理,先从事实中归纳出一般规则,再用这规则演绎到其他事实以此验证规则。

为什么会思考?

很多概念会隐含在人们的言谈举止中,但是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存在。[2]

原图来自 unsplash

前言提出了四个问题,「为什么我会思考」和「我思考的目的」看似相同,但是两个不同的问题。它们的区别在于,前者是为了探究行为的诱因,后者是为了研究我的主观意志。

在总结我的思考过程中发现思考的输入肯定是个问题。那么问题从哪里来?问“为什么”是一个主动的行为,那么什么情况会促使我提问?探究行为的诱因是这一节需要探讨的。

有人说,我思故我在,但是就日常来说,你思考时都是为了感受自己的存在吗?
有人说,思考是一种乐趣,但是就日常来说,你思考时都是为了追求乐趣吗?
这些都不是思考的必要条件,而是思考结果的影响。

还是从可观察到的事实出发,我发现自己并非时刻在思考,我吃饭的时候,听音乐的时候很少会思考。那就说明存在非思考状态,也就意味着存在从非思考状态到思考状态的转折点。那么,是什么条件促使我从非思考状态进入思考状态?
通过观察总结平常的行为,思考状态具备以下特征:

  1. 自己是空闲状态,有充足的时间
  2. 注意力集中在需要思考的事件
  3. 安静的外界环境
  4. 有明确的目标,为了解决问题,得到答案
  5. 这个问题不简单,不能立刻给出令我满意的解释

非思考状态具备以下特征:

  1. 自己是忙碌或疲惫状态
  2. 注意力集中在不需要思考的事件
  3. 吵闹的外界环境

主动思考 vs 被动思考

排除物理学和生物学因素,以及低概率的超自然现象,我将思考的诱因分为两类,

  1. 由自己主动提出问题,主动进入思考状态。称为「主动思考」。
  2. 外界变化影响到自身,使自己自然地进入思考状态。称为「被动思考」。

被动思考的起因,首先是发现现实里的落差,比如期望和现实的落差,无知和有知的落差,清晰和模糊的落差。落差足够大就会吸引你的注意力。当集中足够多的注意力,你就会发现问题。然后进入思考的状态。
主动思考则很简单,首先集中注意力,接着提出问题,然后进入思考的状态。

集中足够的注意力是思考的前提条件,如果你是处于疲惫状态,比如经历好几天加班,那恐怕很难集中注意力去思考问题。如果你所处的环境是闹市,各种噪音打乱你的注意力,也会难以思考。如果你觉得一件事情很简单,没有价值,不值得关注,你也不会思考到深层次。只有当事情跟你想的不一样了,这个落差引起你的关注,才有可能发现问题。

我认为普通人与思考者的区别是,普通人进入思考状态是偶然的,被动的,当问题抛到自己面前才会思考。思考者进入思考状态是主动的,他们具备专业素养,善于观察,能够很容易地集中注意力,并且使用专业技能去定义问题。

为什么停止思考?

上面研究什么条件促使我从非思考状态进入思考状态。那么也存在对立的问题,什么条件促使我从思考状态进入非思考状态?

我总结了四个条件,

  1. 得到了令自己满意的答案
  2. 外界变化,问题不再重要,不值得继续思考
  3. 知识不足,继续思考也无法得到答案
  4. 注意力涣散,疲惫,不想坚持思考

第 1、4 点很容易理解就不赘述。
关于第 2 点,因为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问题,人们选择研究什么问题是有价值判断的,优先选择价值最高或者最重要的问题。随着时间推移,人会变环境会变,有些问题的价值也随之变化。
关于第 3 点,思考问题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量,如果缺少关键知识或者差距过大,可能会使人直接放弃思考。例如让一个小学生去解答高等数学问题,一般人都会放弃。所以需要把问题先放一边,花时间积累知识和经验,等有足够能力了再说。

触发第 3、4 点条件的原因在于成本,思考有成本。任何想法都需要验证,缺乏验证的想法是空中楼阁,缺乏事实支撑的。然而验证成本可能很大,例如你提出一个假设,但验证假设需要巨额资金,或者直接缺乏验证结果的手段,你就不知道假设是否为真,一切只能靠推理。这对于追求科学的研究者是个挑战。

思考的目的

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—— Blaise Pascal

原图来自 unsplash

我思考的目的分为以下几点,由简单到困难排序:

  1. 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
  2. 分析事物的特点与性质,以便做分类。
  3. 分析事情的根因,以便彻底解决问题,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表象。
  4. 提取事物的一般规则,总结出通用的方案,以便下次碰到类似情况可以快速应用。

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

每一次思考都是一次思维的锻炼。

我们的任何行为决策都受到自身思考(主动的,或潜意识的)影响或指导,所以更好的思考能促进更好的决策和未来规划。
锻炼思考能提高观察力,善于发现问题。提高分析能力以便快速解决问题。
思考也能锻炼信念和价值观。从而规避一些人性问题,比如易怒和易躁,偏见和歧视,谬误和骗局,偷换概念和错误概念,思想僵化和桎梏。
锻炼逻辑的表述能力,以便高质量高效的与人沟通。

分析事物的特点与性质

分析事物的特点与性质,做好分类。这是基础且重要的一步。它是以人自身的知识和价值观为基准,判断事物的好坏,善恶,优劣等各种偏差。做好分类后,就能够探求同一分类下事物的共性,也可以用来触类旁通。所以做好分类是“寻求事物的一般规则”的前提。

另外生活和工作中有些情况不会给自己太多时间,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决策。
比如判断某个观点或描述是真还是假,证明命题是真还是假或许有难度,但以自己的知识下判断还是容易做到的,虽然结论不一定对,还是有参考意义的。

分析事物的根因

有些人在解决问题时,自以为找到一个解释想通了然后解决了问题,但没过多久这个问题又出现了,或阻塞在类似的问题上。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根因,只解决了问题的表象。
找到根因是很困难的,因为现实混杂了各种信息,各种各样的真实和虚假会把根因掩盖,你必须像个侦探一样剥丝抽茧寻找它的踪迹。

提取事物的一般规则,总结通用方案

这是我目前认为最高的目标。这个目标的意义在于,它可以帮助认识自己和世界,提升思维认知。还可以提高思考效率。

提取一般规律可以使人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拿来参考,从而更快得出更完善的方法。虽然事物总是变化的,且不存在万能的方案。但在上下文一致或类似的场景下,这些规律是能够拿来复用,或者借鉴的。我们不需要面向所有场景的方案,也不需要永远可行的方案。只需要缩小场景,缩短有效时间段,就容易发现哪些场景是类似的。

面对陌生领域的事件,当实践成本和犯错成本很高时,无法通过多次试错来提升自己,这迫使人谨言慎行。有了参考就能提高做事的效率,结合自己的上下文做出局部最优的决策,在力所能及的程度上降低风险和犯错成本,走正确的方向。

后知后觉是下策,先知先觉是上策。

思考的产出

原图来自 unsplash

做任何事情都会有个结果。我的思考通常有四个方面的积累:思考能力、推理技巧、思考模型、思维框架。

思考能力

正如坚持锻炼能提升肌肉强度和肌肉记忆,坚持思考能提升思维的强度和直觉。

思维的强度是指,更容易集中注意力,坚持以理性的态度思考事物,而不是懒得思考,放弃思考,或者盲从他人。以思辨的态度来公正地分析事物,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地诡辩。
思维的直觉是指,虽然没有经过严谨的逻辑推理,但是会产生一种直觉导向正确的路径,就像下棋的棋感一样。这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,保持自己行走在正确结果的方向上,不会绕弯路。

推理技巧

从古至今很多人总结了很多逻辑推理技巧。例如三大推理:归纳推理 (Inductive Reasoning),演绎推理 (Deductive Reasoning),溯因推理 (Abductive Reasoning)。还有辩证法,反证法,对比推理,类比推理等。这些都是简单、通用又强大的方法。

思考模型

思考模型比推理技巧的构成要复杂一点,是对事物以某种结构进行特定维度的解析。模型可以套用到各个场景,从而得到一些启发。例如 5W2H,MECE,思维导图,流程图,奥卡姆剃刀,SWOT 分析法。

思维框架

思维框架是比思考模型更复杂的流程总结,用于专门高效处理特定事物的方法论。例如我总结的「问题分析框架」「提问的框架」「构建个人知识库的框架」。

最后

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,我通过搜索引擎查了很多资料,也看了一些书籍,发现自己的思考行为模式很符合哲学和逻辑学。于是一边整理一边学习,最后将目光聚焦在分析哲学 (Analytic Philosophy) 这门哲学研究方法,以及现代数理逻辑。对我来说这非常有研究的价值,它引导我用正确的语言和科学的方法去分析,如果你跟我的思路是相近的,不妨看一看分析哲学相关的书。
最近我还在研究形式语言和自动机的关系和应用,如果你有什么心得,可以发邮件与我交流。

本文只是给出一些解释,探求行为事实的原因和合理性。因而很多观点没有严谨的推导过程,甚至有些地方没有因果关系,只是能够解释得通的观点罢了。提醒一下,解释看起来合理,但并不一定是正确的。有很多引用事实的解释是有问题的,比如卫夕总结的一系列被真实数据欺骗的「狡猾的谎言」。所以要辩证地看待,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。

参考 (Bibliographies)

引用 (References)


  1. 出自《Critical Thinking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李小平译本, 第 2 版。哪页忘了。 ↩︎

  2. 出自《Critical Thinking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李小平译本, 第 2 版,第 2 章节。作者对思维本身提出了一系列问题,与本文的主旨是相关的。 ↩︎


许可协议
未经授权,不得全文转载。转载前请先阅读本站版权声明